疫情防控严峻形势表明,健康是人民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医养结合不能被商业利益所绑架而积重难返,或是为了带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其本源目标。麻栗坡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基础,从宏观层面把握和统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回应各族群众关切的对疾病医疗、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打造“健康麻栗坡”,抓住了新时期发展的“牛鼻子”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点。
——健康活动“有约”。深入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全民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制定印发《麻栗坡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麻栗坡县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规划方案。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组织开展“万步有约”竞赛活动和各种健身运动、体育竞赛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全民健身日”开展县级体育活动2次,参与人数2000人次;组织老年人体育协会开展门球、乒乓球、钓鱼、棋类等有益于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40余次,参与人数近5万人次;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民族操、篮球排球足球裁判员等体育类培训班5次,培训600余人;组队参加文山州第六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云南省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四级联赛总决赛、文山大众篮球争霸赛、文山州2019年校园民族操比赛等省州体育赛事活动。
——健康服务“优质”。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7‰,人口发展更趋均衡。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开设3个县级医疗机构,13个乡镇卫生院,81个村卫生室,2个民营医院,13个民营诊所。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和贫困人口,群体健康服务得到保障,妇幼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全部通过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新平台“点对点”网上集中采购,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完善政策措施,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急慢分治进一步落实。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进修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选派培养人才46人。引入第三方医疗责任分担机制,97个公立医疗机构和16家民营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疗执业保险。
——健康环境“提升”。开展健康县城、健康镇村、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创建3个省级卫生乡镇和58个省级卫生村。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切实做好安全保障、职业健康监管和监测工作,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及时调整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及应急演练,强化服务能力提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县级组建综合卫生应急队伍35人,各乡镇均配备应急队伍和应急车辆。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健全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构建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构筑起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健康产业“红火”。积极发展和培育健康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培育以大坪、麻栗镇为中心的三七种植区,以下金厂乡为中心的野生石斛保护繁育区,以铁厂乡为中心的红豆杉、重楼种植区,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依托老山旅游景区、下金厂生态自然资源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登山、骑行等健康养身产业。截至目前,已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优质品牌,即发展“一村一品”32个、“一乡一业”8个、“一县一业”1个,累计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0个,培育出“云纯YUNCHUN”“紫霖璘”“高朋”“家茗”“佼佼者”等区域性商标品牌,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11个,形成以中草药、烤烟、咖啡、水果、茶叶、甘蔗等产业为主的特色种植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50余万亩,三七、草果、生姜、砂仁、石斛等中草药种植规模快速推进;生猪、肉牛、蛋鸡、肉羊、肉兔等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14个。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历史发展趋势表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而是需要以民为本的领导决心和全局性、前瞻性的健康规划,以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麻栗坡县把各族群众健康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取向,是边疆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与发展目标的升华。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张雯铭 李艳萍